科技賦能管理提升,筑牢設備安全防線 |
|||||
|
|||||
在工程建設的浪潮中,機械設備是項目推進的核心動力,但其管理復雜性往往成為安全隱患的“隱形雷區”。針對此難題,水電一局通榆光熱項目部創新性地推出了“機械設備賦碼復核驗證系統”,該系統以“二維碼賦碼”技術為核心,全面融入機械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,實現了安全管控的直觀化、可操作化和高效化。 系統賦能·精準管理 該系統涵蓋“設備驗證、日常巡檢、維保跟蹤”三大核心模塊,通過二維碼實現“一機一碼、動態追蹤、責任到人”。 設備驗證環節嚴格把控源頭。通過掃碼,可迅速獲取設備的型號、檢測報告、操作人員資質及進場時間等詳細信息,驗證結果即時與責任人綁定,確保責任到人,有效避免設備“帶病作業”。 日常巡檢,實時預警。每日班前檢查通過巡檢碼執行,操作人員實時上傳設備狀態影像,安全管理人員可后臺追溯巡檢記錄,異常數據即時觸發預警,將風險扼殺在萌芽。 維保管理形成閉環,確保設備長效運行。系統自動推送定期維保計劃,維保記錄及影像資料云端存儲,構建完整的“電子健康檔案”,保障每臺設備始終處于最佳待命狀態。 實戰驗證·成效顯著 在水電一局通榆光熱項目部中,“設備賦碼”已實現全面落地并推廣至吉西基地魯固直流140萬千瓦外送項目1(光熱100兆瓦)工程施工現場全部單位,覆蓋現場30余臺大型設備(塔吊、挖掘機、裝載機、樁機、起重機等),驗證信息100%數字化。有效實現零事故記錄,有效杜絕未報審設備入場、維保缺失等安全隱患。此外,通過定位驗證、動態更新等功能,實現數據透明化管理,降低80%人工核查成本,實現項目復核工作一鍵追溯。 核心優勢·價值凸顯 技術革新:二維碼+數字化平臺,打破傳統紙質記錄的滯后性與低效性。 責任閉環:全流程留痕,落實“驗證-巡檢-維保”各環節責任鏈條。 場景適配:適用于道路施工、電力建設、房建工程等多領域,設備類型全覆蓋。 安全效益:降低事故風險,為項目履約與人員安全構筑雙重保障。 未來展望 “機械設備賦碼復核驗證系統”不僅是技術工具,更是安全管理的“智慧中樞”。項目部將以科技之力,為更多工程項目的設備管理提供標準化、智能化解決方案,讓安全成為每一臺機械設備的“出廠標配”! |
|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