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某水電站導流洞工程取得重大進展 沖刺分流節點進入倒計時 |
|||||
|
|||||
6月27日,西南瀾滄江上游水電建設現場傳來喜訊:關鍵性控制工程——導流洞項目實現“雙突破”,進出口圍堰全面完成,洞身襯砌完成超90%,標志著工程正式進入分流攻堅倒計時。900余名建設者正以“高原鐵軍”姿態晝夜奮戰,向8月中旬分流目標發起最后沖鋒。 攻堅地質氣候雙難題 筑就防洪安全雙屏障 面對“地質破碎帶+高原對流”的疊加挑戰,項目團隊創新采用“動態設計-爆破-支護”一體化施工工藝:實施“一炮一設計”精細化爆破管控,累計完成邊坡開挖支護46.8萬立方米。突破性采用“預應力錨索+主動防護網”組合支護體系將圍堰頂高程提升至超20年一遇防洪標準,汛前完成全部堰體填筑。 目前,進出口圍堰已通過第三方安全認證,防洪能力全面滿足導流期需求,為洞內施工構建起“雙保險”安全屏障。 數字化施工賦能 刷新高原水電建設速度 襯砌施工中,項目打造“智能建造樣板區”:投入10套智能化臺車組,實現鋼筋綁扎、模板支立全流程機械化;首創“四機聯鋪”工藝(四輥軸攤鋪機+數字化切鋸套絲生產線+抹面機器人+智能養護系統);應用智能溫控系統,保障低坍落度澆筑質量。 最新數據顯示:導流洞累計完成混凝土襯砌36.44萬立方米(占總量的91.9%),剩余2.22萬立方米施工正以日均800立方米的速度推進,確保8月15日前實現全線貫通。 百日會戰啟動 立體化保障分流節點 目前已開啟“保分流”三大專項行動。進度管控:建立“小時制”施工臺賬,關鍵線路實行兩班倒作業;質量護航:成立專家督導組,對襯砌接縫等關鍵部位進行“顯微鏡式”排查;安全保障:配有高原應急救援組,實施全員健康動態監測。 “我們正以‘毫米級’精度把控每個施工環節。”項目經理在攻堅動員會上表示,“確保在8月20日前高質量完成分流準備,為年底大壩截流創造先決條件。” 瀾滄江能源基地建設再提速 作為國家“西電東送”重點工程,該電站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90億千瓦時。本次導流洞突破:驗證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大型隧洞快速施工工法,創新應用8項高原智能建造技術,為同類型水電工程樹立新標桿。 在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上,建設者們正以“缺氧不缺斗志”的精神,全力沖刺導流洞收官之戰,用“中國建造”速度譜寫新時代水電傳奇。 |
|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